消除氫氣加熱爐的高溫石墨化退火,鑄件冷卻時,表面常形成白口和薄斷面。白口質地硬而脆,加工性能差,易剝落。因此,必須使用回火(或正火)來去除白色的口腔組織。退火工藝為:在550-950℃加熱2-5小時,然后在500-550℃爐冷,然后空冷。在高溫保溫時間內,高溫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分解成石墨和A,二次滲碳體和共析滲碳體也在隨后的冷卻過程中分解,產生石墨化過程。由于滲碳體的分解,硬度降低,從而提高了切削性。
工業氫氣加熱爐退火應進行在鑄件的制造過程中,為防止鑄件在后續加工或使用過程中發生收縮、變形和開裂,一般應在鑄件脫模后進行退火處理。具體來說,退火屬于金屬熱處理工藝,它包括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,保持足夠的時間,然后以合適的速度冷卻。
由于大型氫氣加熱爐溫度較高,鑄件應用網認為退火工藝存在一定風險,必須按照安全操作工藝進行:
1、工作前檢查爐體、爐門、拖車、滑輪、風機是否正常,是否有塌陷、破損、開裂等不安全因素。如果是這種情況,應在開爐前妥善處理。使用電爐退火時應仔細清理電阻絲上或附近的氧化皮和金屬。
2、著火時,仔細檢查煤中的炸藥。停風時,煤層不宜加得太厚,以防瓦斯爆炸。木炭渣的清除應始終進行,不應有背壓。
3、裝卸前檢查車轍內是否有障礙物,掛鉤、鏈條等工具是否可靠。
4、裝卸大型鑄件或薄壁工件時,墊塊必須放平、平穩。相鄰裝載區域之間應留有適當的間隙,裝載高度不應超過規定。